top of page

最新消息

各種缺工怎麼辦?

  • 作家相片: wanju hua
    wanju hua
  • 2022年10月10日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

有些人會問說,

雖然我們能透過容積率的提升,

來創造出長照、托老、公幼等空間,

但這些需求其實不只是空間問題,

同時也有人力的問題,

加上加速都更也需要更多工人,

現在全台大缺工,

人力的不足該如何補足?

其實缺工問題最主要根源於兩個關鍵,

一個是時代在轉變,

但資訊很停滯,

所以常常上網搜尋會搜到過時的情報,

影響工作意願。

以工地為例,

其實在長期缺工的情況下,

工人的待遇一直有在提升,

尤其是有經驗、有技術的工人,

完全是供不應求,

甚至有油漆工賺到開跑車,

完全顛覆了過去工地「辛苦、難賺、危險」的印象。

但大家都不知道,對吧?

像現在其實打掃工人也非常缺,

是屬於培訓時間短,收入相對高的工作,

可是如果不是我們偶然聽裝修房子的朋友聊起,

完全不會知道這種事情。

如果打開職訓局的網站,

會發現其實有打掃工人的培訓課,

但卻完全沒有提及待遇,

只寫著培訓後可做的工作:打掃清潔工人。

這樣怎麼會吸引人選擇這門課呢?

所以缺工問題,

首先是資訊落差的問題,

政府應該要能掌握最新的職場情況,

並且透過KOL、職訓網站,

清楚的讓大家破除陳見,

瞭解最新職業市場的生態。

再來是心理感受的問題,

因為人做一份工作不只是為了錢,

有時是嚮往某種工作形態,

或是覺得一份工作很有意義,

再辛苦、血汗也有許多人投入。

長久以來,編劇這個工作血汗到爆,

大家卻依然趨之若騖,

最主要的原因,

莫過於創作工作總是與「夢想」連結在一起,

而且追劇過程中,

總讓人覺得心生嚮往,

覺得自己若能編出一部好戲一定很棒。

過去有許多觀感不佳的職業,

例如禮儀師,

但在《送行者》電影之後,

整個社會看待這份工作的氛圍就轉變了,

從一份晦氣的工作,

成了一份偉大、有意義的工作。

當你做一份工作,

講給別人聽,

別人會豎起大姆指說你真棒時,

這種驕傲的感覺會使更多人願意投入。

工人、照服員等工作之所以不受年輕人青睞,

很多時候不是因為累,

而是因為找不到工作的價值,

覺得自己就是在出賣勞力的事,

講出來也不光榮。

但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誤解,

因為一座城市的興起,

都是原自工人們辛勤的工作,

沒有他們,

人們無法有舒適安全的房子居住,

沒有照服員的專業,

許多長輩無法過上有尊嚴的生活。

這些都是偉大的工作,

但它們的偉大,

沒有被好好的看見。

配合我們的文化政策,

大力的推動故事產業,

我們將會透過故事作品,

讓人們看見這些職種的價值,

並且結合KOL的倡議,

讓他們獲得應有的尊重。

雖然過去也有許多職人劇,

但往往都把重心放在「揭露職人的苦」,

例如《做工的人》,

雖然演出了工人們的悲喜,

但悲苦又無奈的故事,

實在很難讓人「心生嚮往」,

自然對於鼓勵進入工地工作幫助很有限,

甚至會有反效果。

但以《火神的眼淚》為例,

雖然同樣呈現了消防員的苦難,

但也同時表現了打火英雄的偉大,

對於許多「想做有意義工作」的人來說,

消防員就成了他們的選擇。

改變社會討論這些工作的氛圍,

不再只有「很辛苦」的論述,

而變成「很偉大的一群人」,

自然就能漸漸解決缺工的問題。

合理的待遇當然是必要的,

但人活著不是只為錢,

能活得開心、有意義,

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。



看更多政見與小額捐款: 👉 台北市長候選人 張家豪 https://hao.oen.tw/ 👉 大安文山區候選人 華珮君 https://pei.oen.tw/ 👉 中正萬華區候選人 曾琳詒 https://linda.oen.tw/


 
 
 

Comentários


精選文章
2022 動保黨候選人
雙人_正面-農.jpg
正面-Linda.jpg
日出的麥田

讓我們一起守護台灣,
​成為對所有生命都友善的社會。

​台灣動物保護黨

Taiwan Animal Protection Party

FB搜尋台灣動物保護黨.jpg

Copyright ©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.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