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最新消息

開發建設與文化傳承如何平衡?

  • 作家相片: wanju hua
    wanju hua
  • 2022年10月7日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

談了許多開發與建設的話題,

回來談談關於我的老本行,

如果老屋們要全數翻新,

那舊有的文化該如何保存呢?

最近正好華光社區做了重建,

變身成榕錦時光生活園區,

但在走訪一趟後不禁讓人懷疑,

雖然留有一個記錄了歷史影像的場館,

但刻意仿日式建築的園區,

既沒有重現當時的樣貌,

又沒有任何啟發性,

更對當時的居民沒有幫助,

不乾不脆的做了一個坪效極低的小商圈,

這樣的「保存」,到底保存了什麼?

這是現在政府文化素養低落的結果,

所謂文化,完全被消費化,

卻沒有與現在的市民產生連結。

我們認為,文化保存的本質,

是一種記憶與體驗的傳承。

以華光社區為例,

真正對這個區域最有情感、最希望保存的人是誰?

必然是曾經在這個社區留下記憶的人們。

我們問了家中長輩,

雖然與華光社區同處一個世代,

但因為生活圈不同,

所以其實這裡對他就沒有任何意義,

自然談不上值不值得保存。

而文化的死去,

便是記憶的消逝,

一種習慣、生活方式、歷史地貌等,

不再存於人們的心中。

所以想要留下記憶,

想要留存文化,

最重要的是讓歷史、傳統能走入民眾的生活之中,

讓這些資產能在當代重新活化。

動保黨的文化政策,

便是要利用「故事」,

這個現代人大量攝取的養分,

做為文化保存的最佳管道。

我們會從創作者的培養開始,

首先透過獎補助,

鼓勵在地題材的創作,

讓創作者把這些文化資產,

重新活化成故事,

透過小說、漫畫、戲劇、影視,

成為民眾口中的話題與記憶。

同時建立簡便的田調窗口,

媒合專家與當事人,

使創作者能減少資料搜查的難度,

增加深度與廣度,

也加快創作的進度。

並且加強培養漫畫人才,

因為故事以文字小說出版最快速又省成本,

但對民眾的親和力最低。

人是影像的動物,

有圖像的呈現可以使故事被更多人接收、廣傳、二創,

但影視的成本太高,

漫畫正好是一個很好的中介載體,

拿一部影視作品的拍攝成本,

可以製作百部的漫畫作品,

放大故事的產量。

但台灣的漫畫人才因為產業斷層嚴重缺乏,

許多企業雖然想投資這塊產業,

但人才的缺口卻無法一下補足,

所以透過政府加強協助,

便能幫助產業打好基石。

市場有了大量的故事活力,

就會從中產生出色的作品。

整個故事產業鏈也才會形成像日本那樣,

小說紅了畫漫畫,漫畫紅了動畫化(影視化)的垂直整合。

過往台灣影視就是過度依賴獨立開發,

所以開發成本很高,失敗率也高,

投資人賠錢賠多了,自然就怯步了。

但其實無論美國、日本、韓國,

都有大量的改編作品,

在有人氣的基礎上進行更大成本的開發,

勝率高了,自然投資也會旺盛。

在地題材的故事,

自然就會帶動大家對於古蹟、景點的興趣,

也能夠開發周邊商品與合作促銷,

同樣一條毛巾,

多印個鬼滅之刃成本也沒差別,

但銷量就會不同,

故事產業的蓬勃發展,

也將成為經濟火車頭,

同時也帶動文化外銷,

增加國際能見度,

形成屬於我們的「台流」。

就像我們看韓劇,

很自然就會看到韓國的小吃、服飾、傳統、國情、生活方式,

也帶動大家在作品之外,

更多的去挖掘相關資料來瞭解,

台灣的文化傳承,

也可以在這樣的故事產業發展上,

長長久久,無遠弗屆。

回到華光社區的話題,

如果有一部如同《茶金》一樣的作品,

將當時的華光社區重現,

記錄了當時社區的起落、悲歡與點滴,

引起了社會的討論與各種二創,

試問,相較於現在的榕錦生活園區,

到底哪個才讓文化與記憶,

被好好的保存下來呢?

(更有趣的是,其實花的錢可能更少喔)

所以文化傳承,

絕不僅僅只是留下硬體的空殻,

而應該創造軟體的溫度。

當然也不是要把它們都拆光光,

我們在昨天的都市計畫討論中,

也提到了中正區古蹟活化,

形成如韓國大學路表演聚落的事,

有發現這是連貫在一起的政見嗎?

表演聚落、故事產業、古蹟活化、文化傳承,

既培養人才,又帶動經濟,還推廣文化,

誰說開發總是與人文矛盾呢?

完全是看主事者有沒有用心而已。

請支持我們,

最用心的 台灣動物保護黨。



看更多政見與小額捐款: 👉 台北市長候選人 張家豪 https://hao.oen.tw/ 👉 大安文山區候選人 華珮君 https://pei.oen.tw/ 👉 中正萬華區候選人 曾琳詒 https://linda.oen.tw/


 
 
 

Comments


精選文章
2022 動保黨候選人
雙人_正面-農.jpg
正面-Linda.jpg
日出的麥田

讓我們一起守護台灣,
​成為對所有生命都友善的社會。

​台灣動物保護黨

Taiwan Animal Protection Party

FB搜尋台灣動物保護黨.jpg

Copyright ©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.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