蔣萬安、陳時中,長照怎麼搞不懂?
這陣子藍綠陣營為了長照政策吵不完,
陳時中酸蔣萬安門外漢,
蔣萬安怪陳時中要替長照悲歌負責,
兩邊都沒說錯,
蔣萬安確實沒進入狀況,
而陳時中長期擔任衛福部長,
如今卻連個像樣的長照政見也提不出來,
無論現況或未來,都不值得信賴。
為什麼說蔣萬安的 #長照三箭 是門外漢?
因為他提的政見都搔不到癢處,
首先是市聯醫200床加到500床,
最先要問的是 #空間在哪裡 ?
蔣萬安有去過市聯醫嗎?
200變500等於增加1.5倍的空間,
說5個院區每區加100床做得到,
請問是要排擠其他醫療需求,
還是要讓病房變擁擠,
還是要把床放在走道上?
完全是罔顧病人與第一線工作人員的辛勞,
而陳時中的反擊居然是「不符法規」?
你們的眼中有「人」的存在嗎?
還是只有數字與法規?
第二箭說,
要補助私人機構每床2萬,
現在許多機構一個月一床就要4萬起跳,
能住進去的本身經濟條件就很好,
你補貼2萬, #窮人還是住不起 ,
請問蔣萬安,
你拿全民的納稅錢做補貼,
有幫助到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嗎?
第三箭更荒謬,
請問這個補貼的幫助在哪裡?
先不論獨居長者的3C產品適應性,
保全費用每月2000-3000,
你才補貼1200,
你確定那些長輩們省吃儉用,
每月領著8000塊的老人津貼,
會願意多花800-1800在這個
「不太知道怎麼用的通報系統」上?
蔣萬安腦中的獨居長輩,
到底長什麼模樣?
蔣萬安批陳時中 #不食人間煙火,
但從公車、寵物到長照,
每個政見都不切實際,
這種仙人政客,
雖然比起整天去觀光沒政見的陳時中好一點,
可是做為台北市長,
實在讓人不敢恭維。
我們話說從頭吧,
篇幅會有點長,
分成兩篇,
一個完整的長照制度,
絕不是從「照護」開始,
而是從 #預防老化 就要著手進行,
這篇我們就先從預防說起。
1. 鼓勵與外界接觸,開啟第二人生:
許多長輩退休了之後脫離工作與人際,
覺得自己孤獨、失去價值,
就會快速老化,
或是開始對晚輩過度關心和依賴,
造成世代之間的磨擦。
他們需要有新的社會支持網絡,
新的人際關係與生活重心,
例如參與社區大學能夠培養新的興趣,
結交新的朋友,
也會更樂於接受新的人事物。
我們的父母過去也很排斥與外人接觸,
讓自己的生活圈侷限在家中,
但在我們軟磨硬泡的推出門後,
現在交了新朋友,
整天都跟朋友出去遊山玩水,
家裡反而待不住了,
常常會聊起「我朋友說⋯⋯」
整個人的精神與活力都獲得了改善。
讓里長與社工進行社區關懷,
讓有工作意願的退休人士能二度就業或創業,
而不是僅僅在醫院、郵局當志工。
讓想從事休閒的長輩,
能透過聯誼、社區大學結交新朋友,
人是社交動物,
促進價值感與社交是防老是最佳良方。
2. 高齡娛樂多樣化,顛覆老年想像:
每次講到長輩的娛樂生活,
都會非常受限,
不是大家來跳體操,
就是在公園下棋泡茶,
或是在教室做勞作。
等等,你40歲的時候,
會騎野狼機車上山下海,
會去釣魚、唱歌、喝下午茶,
為什麼70歲突然就變成小娃娃?
也難怪大家都說,
男性長輩特別不愛出門,
不喜歡參與活動,
但那是因為活動本身不合他胃口啊。
不是現有的這些活動不好,
而是對於長輩的想像太狹隘了,
長輩也曾經是青壯年,
他們會想從事的娛樂應該各種各樣,
我們應該打開對高齡娛樂的想像。
3. 提供諮商資源,修復關係與觀念轉變:
心理相關的輔導工作,
其實並不只有影視中看到的那種一對一諮商。
其他還有家庭諮商、團體治療等等,
可以透過不同的方式,
使長輩重新檢視自己的人生與人際。
我們不要把這件事看成「治療」,
而把它當成一個活動,
與家人、與同齡的人,
一起參與的分享會,
透過專業人士的引導,
說出彼此心中的想法,
促進溝通和新觀念的啟發。
在過去的傳統觀念中,
不存在「享受生活、尋找自己人生」這樣的價值,
再加上「養兒防老、事親為孝」的觀念,
使許多長者難以接受新的人事物,
也無法接納未來子女不是主要照護者,
但這其實都是需要慢慢放下的觀念。
有了這樣身體與心理的預防措施,
我們才能往下談一般常講的長照需求,
下一篇將完整介紹動保黨的長照政見。
看更多政見與小額捐款:
👉 台北市長候選人 張家豪 https://hao.oen.tw/
👉 大安文山區候選人 華珮君 https://pei.oen.tw/
👉 中正萬華區候選人 曾琳詒 https://linda.oen.tw/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