動保黨政見Q&A - 動保黨談創業創新:如何鼓勵創業?

今天開始介紹一系列創業的文章,
因為創業這個話題有點大,
小至個人,大至產業,
所以需要多花一些篇幅來談。
過往大家談創業,
總是聚焦在創新孵化基地、天使投資,
這些當然重要,
但不夠全面,動保黨希望用更廣的視界,
來建立一個友善創業的環境。
動保黨規劃了幾個層次的政策:
1. 教育。
2. 風險承受。
3. 整體環境。
這篇文章主要談前兩點。
1. 給予足夠的創業知識教育:
台灣的環境很奇怪,
在求學時代完全不提商業,
但一畢業就要鼓勵年輕人創業,
就像學生時代不准談戀愛,
一畢業就急著要結婚生子一樣,
完全不合邏輯。
學校是培養學生面對社會的能力,
所以我們希望能加入財商教育,
在學校就能學到正確的商務、財務觀念,
出社會後無論是就業或創業,
都能夠派上用場。
但教育不該只發生在學校,
因此結合多元教育中心,
我們也要推出市民財富教室,
透過線上課程的方式,
讓所有人都可以不限時間地點,
學習創業所需的基本知識。
2. 創造不怕失敗的就業環境:
創業必須承擔失敗的風險,
一但失敗就要揹上債務,
如果失敗就無法翻身,
那自然大家對創業會望之怯步。
所以想要真正鼓勵創業,
最好的辦法其實要回歸就業環境,
讓在工作的人,也有餘力能兼職創業,
讓創業失敗的人,也能容易找到工作,
並且用較快的速度清償債務。
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有脫貧友善、勞工友善與創富友善,
這其實是一個連續性的政策規劃,
有一個好的社會安全網絡可以避免人們落入貧窮,
讓生活發生急難或面臨債務的能儘快回歸常軌,
讓找工作的能獲得好的諮詢媒合與職訓,
讓失業的能獲得好的補貼。
如此一來,
大家的風險承受能力提高了,
自然就更有創業的勇氣,
能夠去挑戰自我,
哪怕輸了,拍拍灰塵,
下一次的挑戰會更好。
有了這樣的基礎,
我們再來更進一步談創業環境,
如何利用一連串的改革,
讓創業不只不怕失敗,
而且還能變得容易成功。
看更多政見與小額捐款:
👉 台北市長候選人 張家豪 https://hao.oen.tw/
👉 大安文山區候選人 華珮君 https://pei.oen.tw/
👉 中正萬華區候選人 曾琳詒 https://linda.oen.tw/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