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科塞車,問題根本不是交通?
台灣的交通有非常多的問題,
塞車、人行道狹小、公車司機過勞、對機車族不友善、車禍頻傳,
每年交通死亡人數近3000人,
47萬人因交通事故受傷,
知道這是什麼概念嗎?
震驚社會的921大地震,
死亡人數是2415人,受傷11305人,
等於每年交通事故造成的傷亡,
比921大地震還嚴重,
每年都在發生。
這樣恐怖的交通環境,
在1960到1970年也在日本發生,
當時他們把它叫做「交通戰爭」,
因為每年死傷人數,
跟日清戰爭相當,
等於日常的交通,慘烈如同戰亂。
但經過了一連串的改革,
日本現在的交通死亡人數減少了84%,
證明了這件事是可以被改變的,
我們上任後,
也會一一兌現這些改革的承諾。
首先,我們今天先來談塞車,
而台北市最有名的塞車,
就是多年無解的內科交通問題。
蔣萬安說,要靠捷運,
但要等捷運蓋好還要十年,
而且蓋好後真的會變好嗎?
開車族會願意去擠捷運嗎?
沒有人知道。
陳時中說,要挖隧道,
被內科的人笑翻,
因為他要挖的根本不是塞車的地方,
內科是國道塞車回堵,
而不是台北市區過河。
黃珊珊一向「跟著柯市長走」,
但柯市長都說沒救了,
她副市長3年,也確實沒有創造改變。
但其實有一個非常明顯的解方,
歷來候選人們都避而不談,
內科交通根本不是交通問題,
而是房價問題。
什麼意思?大家想想,
為什麼內科上下班會塞在國道上?
因為內湖房價太貴了,
所以內科的員工只能住到汐止、基隆,
每天大量的員工跨區域移動,
才會造成大塞車。
但如果我們可以在內湖內提供大量公宅,
800萬內25坪的地上權青年住宅大家買得起,
大家就可以就近住在內湖,
靠機車、腳踏車甚至步行就能上班,
路上的一人車輛自然減少,
也不再有大量跨區移動的上班族,
塞車也就自然解除了。
內科是這樣,整個台北市也是這樣。
過去的城市發展不斷推升房價,
導致市民必須不斷往市郊居住,
再透過通勤往返上下班,
造成交通巨大的負擔。
只要我們能在市區裡面,
透過都更和容積率提升,
提供更多的平價房源購買或承租,
市民們就能在自己的工作地點附近居住,
整個台北市的交通就能獲得整體的改善。
為什麼三大黨沒有人提這種政見?
甚至講得更直接一點,
三大黨為什麼沒有「降低房價」的政見?
蓋公園、做軸線建設、TOD……
請問有哪一個會讓房價降低?
越蓋房價反而越高不是嗎?
明明降低房價有居住正義、改善交通、
減少碳排放促進城市降溫這麼多好處,
為什麼歷任三大黨市長卻背道而馳?
你還要繼續支持讓台北變糟的政黨嗎?
看更多政見與小額捐款:
👉 台北市長候選人 張家豪 https://hao.oen.tw/
👉 大安文山區候選人 華珮君https://pei.oen.tw/
👉 中正萬華區候選人 曾琳詒 https://linda.oen.tw/
Comments